每年度過沒日沒夜的加班之後,老闆都會來一頓犒賞
通常是去吃海鮮,從旗津到東港都吃過了
今年第一次出現台菜這選項
讓我覺得萬分期待,只是當初認為只是間建築老舊,場所普通的台菜餐廳
直到到了現場才發現我錯了
位於靠近高雄後火車站的九如路上
新穎的復古建築超氣派的
讓我超好奇,趕緊入內
幸好今天有帶相機
沒想到這裡竟然超好拍啊~~~~
老新台菜我錯看你了(跪)
大門口左側有附設停車場
門口還有這古早味的烘爐?
一進門就叫人驚呼連連,好有台灣古早味的裝潢
櫃台的算盤好特別
直接表明就是吃飽來這裡算帳就對了
櫃台另一側就設有適合3~4人的桌椅
和一群色彩鮮豔的刨冰機
好適合高雄的六月天啊~能真的來一份刨冰就好了
再往裡面走又是另一區,也是布置了很多台灣早期的生活用品
早期的木製招牌、公賣局的煙酒牌等等
這一區就設有圓桌,適合多人用餐
每一處都擺滿了早期的茶杯和餐具
很像置身在電影場景或文物館的感覺
先收手趕緊入內和同事會合
大家都坐定了,等出菜呢
幸好這裡是採無菜單料理,省了拍菜單這道手續
只要指定是每人600或800不等之價格
菜色就由餐廳配好送上,我們今天訂的是每人800元的菜色
讓人很期待欸
首先是一壺東方美人
東方美人又名白毫鳥龍,有蜜香和果香味,是我有一陣子極愛的茶
好久沒去新竹峨眉訪茶了,真懷念!!
第一泡茶色清澄,色淡味香
輕啜一口,讓人心神俱寧
一貫的桌上擺了小菜,這盤菜心清脆爽口
問了服務人員才知這是花椰菜心
其後大半入了我口
第一道是炙燒鮪魚和龍鬚菜
擺盤很美
醬汁是微酸的和風醬之類,很開胃
但鮪魚表面先用火烤過,我一向吃不出來這種外表微熟的生魚片的優點
鮪魚很厚一片倒是,龍鬚菜很嫩,我吃的很開心
第二道端上來黑漆漆的陶鍋,一時我誤以為是最近流行的鑄鐵鍋哩
這道名為古早味滷麵
滴上鎮江醋增添色澤和香氣
勾芡的湯汁不會太濃,幾口麵吃下居然暫時感覺到有飽了
配料有香菇,蝦子和蟹肉
蠻像喜宴上會上的第二道羹湯加上麵條
但全部喝掉下半場就不用吃了
所以西餐每次上的湯我都留到最後才喝完
才第二道呢~湯我就沒全喝完
再來是骰子牛肉和牛肉凍
肉質蠻嫩的,配上蜜核桃更增香味
牛肉凍則口味比較重一點
這一道則是名叫黃格的海魚
服務人員解釋說這魚外表有黃色格紋
雖然我看了半天看不出來,但吃下肚非常的鮮美
這道串炸蝦還串了地瓜,真特別
看起來又大又鮮
和蝦子無緣,只能拍拍同事盤子裡蝦子的獨照 (淚)
再來這一道虎皮割包可就威了
以南瓜上色混入竹炭
外表十分搶眼
而且皮很薄
割包就要包入這誘人的滷肉以及香菜
看一下老闆的示範
突然跑到老闆旁邊拍似乎驚擾他老人家了,看他手都抖了(明明是我拍糊了)
再灑上香噴噴的花生粉就成啦
應該要先舖花生粉再包肉的,如此據說是可以防止割包皮馬上變的潮濕
選了最不肥一塊肉的包進去,幾口就輕鬆完食無負擔
成品還真像只打開的蚌殼哩,古錐的很
干貝高湯燴娃娃菜
這娃娃菜好嫩,吃來絲毫沒有苦味
加上干貝提鮮,忍不住多挾了幾口
時蔬炒帶子
綠花椰清甜可口,配上脆脆的雲耳
很棒的一道,上餐廳只要出現綠花椰就是我評分的標準
綠花椰只要新鮮,只要簡單料理就可以吃到原味的鮮甜,醬就對了
以前常常吃到配菜是綠花椰卻軟爛無味,立刻讓我扣分扣分
再來又是很有噱頭的一道上場
服務人員看我拿相機拍個不停,送上來時還好意提醒我要先來拍一下
於是乎全部的人都拿手機或相機對準這道菜
鏘鏘~
掀起它的蓋頭來~~~~~
原來是煙燻海中卷及鮑魚
蓋子一開煙霧瀰漫,一整個好有仙氣
香氣十足的煙燻味兒
讓鮑魚和中卷吃來有著淡淡的香氣,卻不會搶走食材的原味
鮑魚個頭中等,吃起來軟硬剛好
但吃不出鮮甜的程度,因為全被中卷給比了下去
中卷好鮮美,海鮮味破表
好好吃啊~~~~~
膽固醇就明天再想吧,今天我就變成中卷的俘虜吧
然後這盤的中卷就多數入了我口,反正我沒吃蝦子
奉命把它掃光也不算對不起大家
再來是螺肉魷魚蒜
白白的圈圈我不知是什麼,忘了問
我們老闆娘說這是早期常見的酒家菜
因為湯頭較鹹,當下酒菜很適合,還可以一直加湯喝很久
螺肉就是罐頭那種,加上乾魷魚
這道裡面還有現正應景的鮮竹筍
螺肉有鮮甜,之前曾吃過一次,但螺肉有腥味讓我對這道菜印象不好
原來食材才是整道料理成功之鑰
靠調味什麼都是其次
中場再喝杯茶歇息一下
到這裡我實在太飽了啦
(老了不中用)
幸好(?!)來到尾聲了
還有水果和甜點
這芋頭西米露好濃好好喝
還吃的到芋頭的顆粒呢
我們的包廂在最裡面,外面有一小小的庭園
連庭院也用早期文物布置的古色古香
真是太佩服啦
又是製冰機....
還有抽水泵
飽餐之餘就繼續拍拍了
老闆和同事們也早就習慣了,哈哈
這裡簡直是民俗文物館了
這咖是暖爐還是什麼來著?和同事猜了很久
雖然沒有菜單可供選擇
但這裡的食材都很新鮮用心,環境又好
喜歡海鮮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裡,而且服務人員服務的相當週到
來過以後會想帶家人再來這裡用餐
二樓還有喜宴會場哦